学术研讨

    主页 > 学术研讨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保险业发展与监管趋势

    时间:2018-04-19 14:28 来源:【未知】

          青岛保监局  统研处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保险业供给端存在的供需脱节和结构失衡等问题,进一步确立了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定位,并从市场主体、产品改革、退出机制等三方面探讨了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险业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20151110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首先出现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随即受到广泛关注。随后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APEC峰会演讲中也多次提及这个词。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20151218-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基调,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将具体落脚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上。

    近年来我们一提到经济就是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惯性,而对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供给侧四大要素提的不多。当前形势下党中央提出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是有着深层次意义的。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采用传统的需求侧刺激手段成效受限,20094万亿投资计划虽然短期内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是也为今天留下了产能过剩、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等后遗症,未来再使用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将是弊大于利。二是当前需求不足是假象,供需错配才是根本。近年来国内的消费者出境疯狂扫货,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欧洲的奢侈品都引发了抢购风潮,中国人的购买力让世界惊讶。这并非是简单的崇洋媚外,它反映出中国在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后,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而国内的产业结构却不匹配,大量的高端需求找不到出口释放,只能流向海外,导致这种尴尬情形的出现。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很多人抓着国内GDP增速放缓不放,中国经济不行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等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当前中国经济,表面上是速度问题,根本上是结构问题。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中央的问题导向思路,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转变。

    二、保险业供给端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保险业也存在着供给侧机构性问题与矛盾,有些还十分突出,对保险业的行业形象、市场秩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低端无效供给过多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上虽然产品数量较多,但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同质化竞争的层次上。很多保险产品不仅条款费率、保障责任严重趋同,甚至连名称也相差无几。比如A公司推出安享无忧保险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紧接着就会有安逸无忧”“安枕无忧”“安乐无忧等若干个无忧系产品出现。由于各个产品之间相差无几,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通过价格比拼、费用补贴、返利等形式竞争,导致保险产品低端供给过多,产品竞争始终停留在低层次水平。

    (二)高端有效供给不足

    国内保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从近些年兴起的大陆居民赴香港买保险的热潮就可以略窥一二。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的保单总额达到211亿港元,预计全年将超过300亿港元,比2010年增加了近6倍。内地游客成为支撑香港保险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客源,甚至出现了排队买保险的盛况。香港保险业在高端寿险产品上相比内地更有优势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内地居民购买最多的重疾险为例分析。香港重疾险保障险种多在100种以上,保监会规定的重大疾病包括25种,内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障多在40-50种之间。香港的重疾险对于早期重疾也会做出赔偿(如原位癌),内地的重疾险往往要等到出现癌症转移等重疾恶化的情况才会赔付。在内地投保高额保单,体检、财物审查等程序较为严格,投保人要想购买一份保额超过100万的大额保单并非易事,而香港的寿险保单保额设置较高,投保数百万的重疾险也不需要体检,这已经成为吸引高收入人群赴港投保的重要原因。

    (三)供给的灵活性不强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的保险保障需求日趋多元化,保险供给灵活性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越发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共有7700款在售保险产品,其中多为理财型保险,养老险产品仅60余个,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20个,长期护理保险98个,个性化的小众保险产品数量严重不足。近几年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步伐日益加快,很多瞄准细分市场的小众保险产品开始大量出现,例如银行卡盗刷险、特价机票取消险、见义勇为险、婚礼天气险等,但这些创新产品只有网购退货险逐渐得到了广大消费者认可。其余险种也没有被保险公司作为一种创新险种大量推广,多是作为一种博取眼球的营销手段。总体来看,虽然有部分公司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但由于推广力度不够,消费者认知度较低,多数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情形,也远远没有改变当前保险业千险一面的产品格局。

    (四)保险供给的生产率较低

    通过对国内上市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研究发现(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上市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6年第1期),从2007-2012年期间,除中国平安、国寿财险和人保寿险以外,其余上市的保险集团、产险公司、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下降趋势。此外多数保险公司技术进步指标和规模指标较低,说明公司的技术进步不明显,规模经济效应也没有很好发挥。关于保险供给的生产效率较低还体现在一个直观指标上,即保险费率。一个合理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保险费率应该是较低的,消费者用较低的保费投入就能获得较多的保障,整个社会用较低的资源投入就可以将保险保障运转起来。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国内保险业费率水平普遍较高,特别是中间销售渠道手续费过高以及粗放发展带来的经营费用持续攀升吞噬了大量保费。典型的就是意外险,很多意外险产品赔付率不足20%,费用率却高达80%,保险公司实际上是在为中介渠道打工。消费者用高成本获取保险保障的经营模式不仅是低效的,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保险精算的合理性和保险经营的规范性。

    三、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

    2016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提高保险供给质量,以深化改革为手段培育供给新动能,以风险防范为保障夯实供给侧改革基础,抓好各项重点难点保险改革发展任务,这为下一步保险业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以扩大保险市场开放度为核心,提升市场主体有效竞争程度

    近两年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共有保险机构196家,其中保险控股集团11家,人身险公司81家,财产险公司71家,再保险公司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1家,其他保险机构3家。但是市场主体数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作为高度开放的保险市场,目前共有财产险公司约2600家,寿险公司约1000家,健康险公司800家,再保险公司58家,全部的保险组织数量超过6000家。可见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保险市场主体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丰富市场主体是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促进市场体系的优化,提升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一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度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扩大保险机构数量。更多保险机构的引入,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保险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要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进而形成创新-盈利增加-被模仿-产品同质化-利润降低-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保险消费者获得更多质优价廉的保险服务。二是重点发展再保险机构和其他保险组织,补上保险市场这一短板。我国保险市场不仅市场主体相对较少,结构上也很不平衡,再保险公司仅有9家,相互保险组织仅有3家。由于再保险业务是国际化的,没有经营地域限制,加之国内再保险机构较少,实际上很多国内的再保险业务都流入了国际再保险巨头手中。未来应深化再保险体制改革,引导国内社会资本进入再保险领域,防止保费的不合理外流。此外,我国目前相互保险组织发展受制于种种因素,一直发展缓慢。相互保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以会员需求为导向,往往能够在传统保险公司难以覆盖的中低收入群体和高风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借助《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出台的契机,鼓励相互保险组织的发展,与传统股份制公司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二)以提升风险保障水平和推进产品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为核心,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目前保险产品在供给端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片面强调理财功能,保障属性被人为弱化,保险产品并不姓保。二是保险赔付率偏低而费用率偏高,造成保险价格普遍偏高。

    要妥善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保障和投资的关系,提升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让保险名副其实。目前很多保险公司(主要是寿险公司)都主推高收益的理财型产品,诸如意外、医疗等保险保障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由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机制刚刚形成(201510月,人民银行完全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短期内,保险行业确实通过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从我国庞大的居民储蓄蛋糕中分得了一杯羹。但从长期看,投资理财、资金融通是银行业、证券业的本质功能,保险业想通过发展投资理财保险产品与之竞争,并没有太多优势。其实国内居民的风险保障需求很大,甚至不亚于投资理财需求。保险公司应在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2015年全民狂欢的双十一购物节,仅淘宝就销售出了3.08亿单退货险,创造了中国保险业单日保单成交量的历史记录,这就是国内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的明证。保险业是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必须要通过增加产品风险保障的含量来提升保险供给的质量 

    二是处理好赔付率和费用率的关系,推进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让保险产品物超所值。在一个有序合理的保险市场,应该是赔付率占大头,费用率占小头,但国内很多保险却形成了赔付率和费用率倒挂的不合理现象,赔付率较低,而费用率畸高,大量的费用流入中间销售环节。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保险定价机制过于僵化,价格管制一定程度上存在。长期以来,出于防范风险、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的需要,保险产品条款费率的制定执行核准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造成公司通过提高中介手续费的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也就是常说的花钱买业务。价格始终是影响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抓住了价格机制改革就抓住了当前保险市场诸多问题症结的牛鼻子。目前监管部门已经开展了商业车险领域、人身险领域的费率市场化改革,未来应进一步推进其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将产品的开发定价权还给市场,让保险企业自主决定供给什么、定价多少。产品定价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必然使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加物美价廉,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

    (三)以强化偿付能力管理为核心,建立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机制

    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中,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是重要任务。长期以来金融领域市场主体的退出渠道不畅,包括保险业在内的整体金融业只进不出的局面一直存在。虽然部分经营较差的保险公司尚没有达到制造业僵尸企业需要政府和银行大量输血才能勉强维持的局面,但是这种差而不倒、乱而不倒的现象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容易引发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而退出机制缺乏,公司一旦成功获取保险牌照,就如同进了保险箱,无论如何经营不善,总会获得政府部门背书兜底。在缺乏危机意识和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使得各个公司都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远风险,甚至引发公司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使其在缺乏硬性淘汰机制的约束下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缺乏合理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也阻碍了保险其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往针对保险市场准入机制和条款费率的市场化改革慎之又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一旦市场化改革进度过快,很可能形成一些经营失败却又无法倒闭的僵尸公司,不仅拖累全行业的发展,更有可能引发相关系统性风险。

    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保险市场退出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以硬性的市场约束倒逼保险公司将经营重心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加强自身风险管控上来。一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形成市场主体分类监管,为经营不善企业退出设置缓冲期。对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短期内可以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停止分支机构批设等举措。对于长期偿付能力没有改善,而监管措施不起作用的公司可以考虑启动市场退出程序。二是探索实行分级退出机制,避免市场主体整体退出对市场造成过大动荡。目前市场上的保险公司绝大多数为全国性牌照。市场主体整体退出往往涉及保单持有人、股东、员工等多个利益相关体,其退出标准、善后方式、处理程序都非常复杂。分级退出可以采取部分业务或部分区域退出这种方式进行,避免整体退出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和难以消化的后遗症。三是推动保险公司之间并购重组。从国内外实践看,保险公司间的并购重组是一种化解个别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风险,挽救公司经营危机的有效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软性退出。通过并购重组原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并购后的新公司承接,给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带来震动较小,社会成本很低。2014年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收购合并管理办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就是不再禁止同业收购,允许收购人在收购完成后控制两个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这就为未来保险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市场退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闵洲民.收益高且不受外汇管制 内地人爱去香港买保险[J].沪港经济,2015,(10).

    [2]项俊波.当前我国保险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保险研究,2013,8.

    [3]赵琳琳.保险客单流港 内地保险公司需细分市场. http://www.cien.com.cn/content-131437.html

    [4]郭方,郭荣朝.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6,(1).

    [5]徐亚平.美国保险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7.

    [6]史鑫蕊.中国再保险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策略[J].保险研究2012,(3).

    [7]陈华,张艳.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J].保险研究,2010,(1)。

     

    上一篇:基于损失分布法的健康保险欺诈风险度量研究

    下一篇:保险业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探索